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商品林种植未来5年难有暴利 建议避开全球化树种

商品林种植未来5年难有暴利 建议避开全球化树种

发布时间:2010/7/8 21:00:00

  “我演讲的重点不是效益分析,因为我个人比较悲观,未来商品木材升值是不可能的!”7月5日,在“第二届桉树暨商品林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大平的开场白,让300多名林业从业者瞬间绷紧神经。

  “但是,亏本也基本不可能。”徐大平的补充使听众心情稍有放松,在座的林业老板们赶紧提起笔记录商品林培育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走向,希望从林业全球化背景下捕捉到商机。

  未来5年人工土地成本大增

  徐大平认为,桉树的发展速度出乎意料,今年仅广西桉树人工林已逾2000万亩,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将向1亿亩进军。而其发展由过去面积扩张正在向提升产量、完善经营管理转变,木材产量肯定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商品林木材年产量为1.5亿-1.8亿立方米,假如5年后桉树砍伐8000万-1亿立方米木材,杨树、松树等产几千万立方米,竹子再产几千万立方米。随着国内产量增加,木材进口缺口减小,木材价格大幅增加可能性不大。”

  广发证券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林业下游产业需求趋于旺盛,国内需求快速上升将有力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同时,森林碳汇提升林业资产价值,一方面改变林业企业投资回报方式,从一次回收的生产模式转变为每年以固碳水平转换成现金流入,从而减少林业的经营风险,提升其回报水平。另一方面,碳交易也预示着木材价格上涨,从而改变林业企业的收入水平。

  在我国,林木产业中有木浆业、人造板业以及其他木材初加工业、家具业、木地板业、建筑装修业、包装业、林化产业等,桉树等商品林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果桉树在木材加工方面卖不出高价,可以卖给造纸厂作纸材。

  徐大平指出,我国是全球纸产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达8500万吨,“十二五”末期将达1.1亿吨左右,每年需新浆2000-3000万吨,相当于6000万-8000万立方米木材。按纸材收购价350-400元/立方米,6-8年轮伐每亩产8-9立方米,卖3000多元,造林成本1500元左右,每亩还有1000多元利润。“不容忽视的是,在未来5年,造林人工、土地等成本将成倍增加,可能会升到2000-3000元/亩,剩下的利润就只有5%-10%了。”

  集约经营助效益最大化

  “与2006年相比,仅人工成本就增加了60%。”在佛冈投资3000亩桉树的李建华赞同上述分析,同众多投资者一样,“如何降低风险,使商品林效益最大化”是他最头疼的问题。

  “需要看清林木培育总的趋势和方向。”徐大平认为,过去林木价格基本趋势是上升,接下来10-20年将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呈“珍贵木材涨5倍,速生木材只涨20%-30%”的大趋势,这就要求生态林和天然林趋近自然经营,人工林更趋向集约经营。国家和地区性规程一方面要保证人工林经济效益,同时又要求经营出一定的生态效益。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大量的废弃物,将必然向人工林排放。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最多的国家,却也是产量最低的国家。”徐大平说,一是因为解放后木材定价低;二是现在的林场场长任期制不利于抚育管理、间伐;三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营林场效益普遍不好,能砍伐的资源越来越少,无钱抚育和间伐;四是目前间伐需要木材砍伐指标,砍伐指标不足无法间伐;五是生产和加工企业脱节,修枝没有在木材价格中体现。

  对于怎样引导我国商品林向集约经营转变,包括修枝间伐、定向培育、固碳去废等。徐大平提议马上进行以下研究:立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品种选择、施肥、抚育、间伐、修枝、病虫害防控、防火、支撑等现有技术体系的集成;需要利用精准林业技术体系来示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大规模基地长期研究经营管理技术等。

  全球化造就四大垄断树种

  十年来,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19.92%的年平均增速上涨,2009年达1.75万亿元(以现价计)。林业投资也大幅增长,2009年林业投资额1351.33亿元,比2008年增长36.88%,成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但因林业投资回报期长,面临难以预测的自然、市场风险以及不可估量的政策风险,仍然让众多投资者“望林兴叹”。

  “我国应该启动‘藏富于林’计划,鼓励种植珍贵树种,30年后产值将是投入成本的50-100倍。”徐大平观点独到,激起现场一片热烈掌声。他建议,“1万亩的桉树场,在第一次轮伐后,林场老板可拿出1000亩改种更珍贵的树种。”

  “我还有2000多亩的林地没有开发,正在寻找值得投资的树种。”李建华表示,这届桉树论坛为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徐大平认为,“藏富于林”计划实施关键是要完善产权转让、林权抵押体系,比如珍贵树种可通过产权转让,类似传递接力棒来培育。




中国竹木网服务电话:13396817892投诉或投稿请将文章发送到724184788@qq.com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竹木网版权所有©2008-2018    ICP备案:浙ICP备09029975号-1  中国竹木网 木工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