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贵州赤水——30项专利技术托起竹产业

贵州赤水——30项专利技术托起竹产业

发布时间:2011/5/31 21:51:00

  “西南竹海”赤水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

  人工造林引进经济竹材

  上世纪90年代,赤水山上自生自长的竹子还仅限于传统的吃笋、加工生产生活用具。虽然赤水气候适宜竹子生长,但其本地的竹材却不适宜用来生产高附加值的竹产品。2001年,赤水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的绿色发展战略,瞄准了竹子作为“可再生工业原料”的经济属性,全力进行品种引进和调整,将丰产高效竹林作为突破方向,引进栽培经济效益上佳的撑绿竹、麻竹、越南巨竹等中小径竹,同时还聘请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及各林科所对竹类进行品质试验和课题攻关,为竹资源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近9年发展,赤水山上的竹子郁郁葱葱,形成面积近130万亩的竹林。竹资源的激增为赤水带来一个接一个的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称号,两次获林业部“中国竹子之乡”命名。

  政策倾斜鼓励奖扶

  人工造经济竹林加快了赤水竹产业由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实现过程。本世纪初,赤水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将老牌竹加工企业技改和新加工企业延展并重推进。2004年,贵州中竹新宇竹业有限公司技改投产成为西南最大竹加工基地。截至目前,赤水市有190余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具有超过百万平方米的竹地板、300万个竹菜板、3万多立方米竹编胶合板、250万件竹工艺品的生产能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综合加工企业群落共生繁荣。2010年,占地3000亩的“赤水竹业经济循环工业园区”破土动工。

  截止目前,该市在竹加工方面已拥有近30项国家专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竹笋)综合加工企业群落共生繁荣,形成竹建材、造纸、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笋加工等5个品系近260个品种,产品俏销20多个省和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发展急需人才

  近年来,赤水市竹制品企业的发展势头虽然很好,但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行业发展过快,导致人才供应不足,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等。

  对于人才,企业探索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自己培养。这需要较大的投入和一个较长的摸索实践过程,要经过无数次的市场洗礼,但是具有最强的可操作性,得到的也是实干的人才;(2)引进人才。贵州竹制品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可以考虑从浙江等地引进。优秀的营销人才,设计人才可以从家具、楼梯、饰品等和其他行业引进,同时安排员工随从学习。(3)和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与相关的林业院校、综合高校等协议培养专业人才,理论和实践统一可有效地解决人才不足的现状。

  青青翠竹给赤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竹产业已经成为赤水市生态旅游的绿色屏障、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




中国竹木网服务电话:13396817892投诉或投稿请将文章发送到724184788@qq.com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竹木网版权所有©2008-2018    ICP备案:浙ICP备09029975号-1  中国竹木网 木工机械